首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栽蘑芋能赚这么多钱新化这位老板真的做到了 [复制链接]

1#

初秋的天气,夹带丝丝凉意,令人惬意无比。新化县古台山林场,借着海拔一千多米的优势,更让人冷不胜防。在林场境内的莽莽群山中,有一位农村汉子,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建起了数千亩种植面积的蘑芋产业园,并来势看好,前景广阔。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蘑芋产业园老板、湘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鹏华。

现年49岁的杨鹏华,系新化县桑梓镇尖山涧村人。年,杨鹏华大专毕业后,没有像其它同学一样去沿海闯荡,更没有去外地挣“铁饭碗”,而是选择了在家乡发展。

年10月,杨鹏华在父母及亲友的支持下,开了一家日用品批发部,通过两年的苦干巧干,手头积蓄日益增多。后来,杨鹏华先后转行从事贸易、办过塑料厂和酒厂,直到年才接触农业开发。杨鹏华告诉我,在县城经商的10年里,靠诚信与勤奋,确实是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多万元),并抱得了美人归,娶妻生子。按杨鹏华自己的话来说,当时确实很神气,妻子要他买台八、九十万元的小车风光一下,以此犒劳”自己10年间拼博的辛苦。可杨鹏华没有这么做,而是把目光瞄准了农村那片广阔的天地!

杨鹏华告诉记者,搞农业开发真的不易,让他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还差点让他站不起来了,正使他执着的坚持,才开拓了今天良好的局面。

说起与农业开发的结缘,缘于一个“抢”字。那是在县城开酒厂期间,顺便在自己的老家尖山涧村流转了23亩土地,全都种上了蔬菜,待蔬菜上市之时,朋友得到消息后竟蜂拥而至,一抢而空。朋友疯狂抢购的场面,令杨鹏华看到了从事农业开发的生机。

于是,在年的5月,杨鹏华再次流转土地余亩,投入上百万资金扩大规模种植辣椒、豆角等蔬菜,进行干菜加工,用坛子装好销往各地。同时成立了“新化县鑫鹏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湘鑫农嫂”商标。

杨鹏华告诉记者,从年至年期间,因辣椒和豆角等蔬菜受时间限至,在没有可持续性保障的前提下,合作社亏损达多万元。

连续三年的亏损,让杨鹏华似乎陷入了人生低谷,脸上失去了自信。还好杨鹏华背后有位坚强的妻子,妻子劝他在什么地方跌倒就要在什么地方爬起来!杨鹏华一次在网上查询农业种植资料时,发现蘑芋的实用性很大,其加工期可达8个月,认为种植蘑芋有商机。于是,杨鹏华再度拾起决心,靠亲友支持,在温塘镇开垦荒地余亩,投入资金万元,转行干起了蘑芋种植加工行当。谁知一年下来,由于种植技术与保质期的问题,万元又打了水漂。

接连的创业失败,让杨鹏华心灰意冷,曾经的商业骄子变成了出道前的“姜太公”。杨鹏华告诉记者,失败时最狼狈的莫过于万家团圆的春节。他说年的春节,杨鹏华的口袋里只有元,遇到同学或朋友聚会,杨鹏华显得很尴尬。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站着一位坚强的女人。倔强的杨鹏华,再次在妻子的鼓励与支持下,重新调整心态向种植业进军。后来,杨鹏华通过资料查找,细心钻研,发现蘑芋的种植方法,不是在露天地里,而是在荫凉处,甚至是盆栽更佳,拿来蘑芋种一实验,果真如此!

掌握了种植技术,如何延期产品保质期,杨鹏华四处求师学习。好人有好运。湖南生物机电技术学校的教授主动找上门来,手把手传授经验。好学的杨鹏华,在教授传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蘑芋的特点,终于让产品的保质期延长到了一年。

两项技术的突破,让杨鹏华看到了蘑芋产业的希望。从年开始,盆栽蘑芋面积遍布四镇一乡,面积达到0余亩,并申请了盆栽蘑芋的发明专利。年的盆栽蘑芋种植成功,获利多万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杨鹏华为很多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贫困户在杨鹏华的帮助下,相继丢掉了贫困帽子,并逐步迈向小康!

年11月份,杨鹏华在古台山林场*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多万元,把蘑芋加工产业园建在了古台山,成立了“湘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古台山分公司”。产业园里设有技术培训、品种实验、收藏仓库、加工车间和产品展示中心等部门。杨鹏华告诉记者,仅古台山的盆栽蘑芋种植面积就达亩,预计今年产值能达0多万元。

“我计划年的盆栽蘑芋种植面积上万亩,还带领附近一些乡镇村民抱团发展,让他们脑中懂技术、土地种魔芋、腰包有钱装。”谈到下步打算,杨鹏华对公司魔芋产业发展信心十足。(彭剑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