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的功效
蒺藜,中药材名。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
别名:硬蒺藜、蒺骨子、刺蒺藜。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性微温,味辛、苦。
归经:入肝、肺经。
用法用量:6~12g。
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蒺藜的作用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多泪,乳汁不下。
处方举例:蒺藜消风饮:白蒺藜9g、防风6g、荆芥9g、蝉蜕3g、川芎3g、赤芍6g、首乌9g、当归9g、生地12g、甘草3g,水煎服。
临床应用:
1、治肝经风邪所致的头晕目眩,取其有降压、镇静作用。现代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表现头痛头晕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钩藤等,方如平肝降压汤(见牛膝项下)。
2、为眼科常用药,治目赤多泪、或痛或痒、视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适用于风热较轻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结膜炎,常配木贼、决明子、谷精草等清热明目药。
3、治风热所致的皮肤发痒和皮诊,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某些类型的慢性湿疹等,常配其它散风热药如蝉蜕、防风以及养血药如首乌、当归,方如蒺藜消风饮。
4、治肝郁所致的胸胁胀闷疼痛。前人认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现代根据这一原理,试用白蒺藜9g,配参三七2.4g内服,治冠心病绞痛,有一定效果。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