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听同事说起何首乌,小Y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背诵的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今天与小Y一起认识一下这个与人参、灵芝并称为“中国仙草”的何首乌吧。
何首乌,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本名交藤,块根入药,多黑豆炮制,名制首乌。何首乌原为人名,祖父何能嗣,祖孙三代皆因久服交藤而多子,此药功效自何首乌才被人知,因此直称交藤为何首乌。
何首乌的故事
何首乌的由来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何首乌久服此药而得名。
《本草纲目》记曰:唐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传此事。李翱著《何首乌传》: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本名田儿,生而孱弱,年五十八,无妻子,常慕道术,随师在山。一日,忽见有藤两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问诸人,无识者。后老人忽来。示之。答曰:“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是神之药,何不服之?”晒干研粉服用,竟然十年之内,即生数男,乃改名能嗣。后与子延秀服,皆寿百六十岁。延秀生首乌。首乌服后,亦生数子,年百三十岁,发犹里。有李安其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方服,其寿亦长。遂叙其事而传之云。
何首乌名声大噪
药王有云:“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直到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贡,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嘉靖苦于无有子嗣,医院百般医治。道士邵应节向嘉靖皇帝进献了秘方,方名“七宝美髯丹”,由七味药组成,其中君药为何首乌。嘉靖吃后,于年30岁时连得三子,嘉靖皇帝自然龙心大悦,重赏邵应节,而且向天下公布了七宝美髯丹。
何首乌在嘉靖皇帝的点赞下名声大噪,李时珍把这段故事完完整整的记录在了《本草纲目》中。
自《本草纲目》之后,何首乌真正进入了名流社会。到了现代,更是推到了养生保健前线,被誉为仙草。
何首乌的功效
何首乌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生何首乌
未经炮制的何首乌即生首乌,有解读润肠通便的功效。
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制何首乌
把首乌采集后削成片,用黑豆汁或者黄酒蒸24-48小时,而且是九蒸九晒后才叫制何首乌。
同何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
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化浊降脂的功效。
对何首乌“有毒”的误解
有人说何首乌有毒,伤肝脏,不能吃。上面我们提到过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生首乌未经炮制,内含有卵磷脂及蒽醌衍生物,主要成分为大黄甙和大黄酚等,有微毒。目前中医入药的一般都是制何首乌。制何首乌必须经过九蒸九晒,何首乌中所含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化合物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已去掉。其次,何首乌也必须和其他中药一起辨证配伍使用。
在此,小Y提醒大家不要自己随意使用生何首乌或者未经过规范炮制的何首乌。
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