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寒初日长,风吹腊梅香小寒愈寒,人心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落落-小寒02:28来自西风无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说“腊”——之所从来,方明所去

小寒被称为十二月节,位于农历十二月的开端,也是冬天的气息最浓之时。

农历十二月亦称“腊月”,“腊”字本义为“干肉”,同时也指的肉类的处理方法,即以盐或酱腌制后进行风干。

小寒至大寒时,天气干燥寒冷,加上西北风,很适合制作腊味。

每年此时,一个“腊”字总能勾起人们的馋虫和对于乡味的向往:无论城市农村、大街小巷、天台屋檐上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腊味制品。

那是关于家乡的记忆和味道,是对一年辛劳的身心看似简单朴实却是最直接和丰厚的慰藉。

当然,中国农历年把最后一月命名为“腊”月,不仅是因为人们开始准备迎接冬季和新春的食物:从先秦开始,一些地方还有岁末腊祭的习俗(对象是列祖列宗及五位家神)。

一年终了,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尊敬,对于过往的感恩——家族的传承也和四季轮转一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正是一代代的记忆,才构成了整个民族关于“家”的概念和传承的责任。

倚着门框盼游子的父母和千里之外心心念念数着年节的儿女。

腊肉、腊肠、腊鱼、腊豆腐等也寄托着——对来年的祈盼,和那人间烟火里,父母儿女之间最深切的思念和关怀吧!

小寒一侯雁北归,就像游子——在外漂泊,也许终究只有家才能承载所有的快乐疲惫落寞。

小寒之美,小寒之“梅”——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小寒不止有专属于它的传承与智慧,还有着寒冷之中的浪漫和温情,有着欲说还休的美感。

从小寒开始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其中就有花中君子“梅花”,凌霜傲雪,不畏严寒。

严冬时节,愁云惨淡,冬风猛烈,万物凋零。

但万物凋零之外还有冰雪世界的晶莹剔透的琼枝玉蕊,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或血色或素白,明艳动人、绰约清绝、暗香疏影的梅花。

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淡怅然,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淡然高远。

古往今来,梅花被屡屡称颂,并被赞为国魂。

它就像高洁绝尘的美人,亦如不畏世俗的名士,守护着一方属于内心的宁静,也守护着这个民族关于气节和忠贞的信念。

小寒亦不高冷,就像梅花一样,虽凌寒自开,傲然独立,实则是为了孤独苍茫的冬天里那一缕清冽幽香。

用尽了最大的热情,开在这严冬之中,也开在人们的心上。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烈士的丹心和为后人流淌的鲜血亦如那片片梅花,开得让人动容,让黑暗为之震颤。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梅花是春的使者,让人们在寒冬看到生机和热望,还有那永不改变的坚守和顽强的精神。

从小寒开始到谷雨便有了七十二候里最独特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有代表性的花儿。

美好而温情的中国式浪漫和含蓄柔和的审美,让古今人在自然中感受季候,珍视时年岁月。

食在小寒,万般香甜

小寒除了看雪赏梅,亦有美食之乐。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经过一年的损耗,人体的气血都有所亏欠,此时进补再合适不过。

首推温和滋阴的药材及食材:人参、黄芪、阿胶、虫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都是当季所适合的。

除此以外,核桃仁、大枣、龙眼肉、栗子、黑芝麻也都是冬天的粥汤及零食的好搭档。

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健脾补气,化痰止咳的食材也是此时很好的选择。

菜饭的温暖——愿你小寒不“寒”

天气愈冷,街边摊的烤红薯和糖炒栗子也许是很多人的心头好,说到小寒,不得不提到一种独特的食品——那就是老南京的“菜饭”。

用当地特有的青菜矮脚黄与米饭翻炒,加入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放入生姜粒驱寒去腥。

想起来就香甜可口,一碗热腾腾的菜饭,满足了胃口和心灵对于冬天温暖的双重呼唤。

也许每个人的小寒对于食物都有着不同的记忆,但都离不开对于家乡深深的眷恋。

小寒后就是腊八,愿你在这个特别的节气吃到最温暖的食物,看到最美妙的景物,遇到最暖心的人和事,并成为自己的太阳!

小寒愈寒,人心愈暖,愿朋友们在“小寒”感受世间美好,安康快乐!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