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黄
大蒜幼苗,百合科葱属,利用大蒜鳞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软化栽培而成,叶蜡黄色,基部嫩白,辣味不浓。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是人们普遍种植和喜食的蔬菜。无土栽培的蒜黄,不喷洒任何农药和肥料,可以直接清洗食用。清洗可以去除蒜黄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残洁清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蒜黄
suànhuáng
在不受日光的照射和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培育出来的黄色蒜叶。
蒜黄也是大蒜的幼苗,但因冬季栽培在温室中,避免阳光照射,
故蒜叶呈嫩黄钯,质地也比较柔嫩。品质好的蒜黄应柔软细嫩,植株肥壮,叶蜡黄色,叶尖稍带浅紫色,基部嫩白,叶尖不烂、不干,富有清香味,辣味不浓。不宜经常食用,易上火。
蒜黄色泽艳丽,香味浓郁,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开胃健身蔬菜。
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碳水化合物(克)3.80,脂肪(克)0.20,硫胺素(毫克)0.05,烟酸(毫克)0.60,锰(毫克)0.25,钙(毫克)24.00,硒(微克)0.79,铜(毫克)0.09,蛋白质(克)2.50,镁(毫克)16.00,核黄素(毫克)0.07,维生素E(毫克)0.52,锌(毫克)0.33,铁(毫克)1.30,钾(毫克).00,磷(毫克)58.00,胡罗卜素(微克).00,维生素A(微克)47.00,钠(毫克)7.80,纤维素(克)1.40,维生素C(毫克)18.00
药用价值
众所周知,大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作为大蒜的幼苗,蒜黄营养物质含量比蒜头更高,尤其Vc含量每克可达86毫克、粗纤维含量达1.2克以上。
蒜黄中含有的大蒜素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减少体内病菌感染,配糖体有降脂抗凝结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酯活性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心脏病、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血栓,蒜汁还能降低糖尿病血糖。脂溶性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功能,促进干扰素产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经常食用有抗癌防癌作用。蒜黄中的微量元素硒可以抗衰老,保护细胞膜结构功能是具有杀菌、抗癌、降低血脂、抗衰老等作用的天然保健食品。
小常识
蒜黄变绿后还能不能食用?
一般所见到的蒜黄都是黄色的,但是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就有可能变成绿色,由于不知道这时还能不能食用,有的人会把变绿的蒜黄扔掉。
其实蒜黄变绿后是还可以吃的.变绿的原因是:蒜黄是在见不到阳光的温室中栽培的,由于见不到阳光,蒜黄叶子里的叶绿素减少了,叶黄素显出来了,所以叶子是黄颜色的。但存放一段时间见光后也会慢慢的变绿。
蒜薹
蒜薹(蒜苔),又称蒜毫。它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蒜薹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
蒜薹(蒜苔),即大蒜的蒜薹,包括花茎和总苞两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茎顶端的总苞,内含发育不全的花序
蒜薹性温,具有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以及活血、防癌、杀菌的功效,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
杀菌作用
蒜薹含有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和驱虫的功效。
蒜薹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细菌的生长繁殖。
通便防痔
蒜薹外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刺激大肠排便,调治便秘。多食用蒜薹,能预防痔疮的发生,降低痔疮的复发次数,并对轻中度痔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防治疾病作用
蒜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搭配食用
1.蒜薹加生菜。
两者同食,可以杀菌消炎,降压降脂,益智补脑,防止牙龈出血,清理内热,以及补充维生素C缺乏。
2.蒜薹加木耳。
蒜薹对于脾胃虚弱、泄泻不止、毒疮水肿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木耳则益气养肥、凉血止血、降脂减肥。两者同食,其效大增。
注意事项
1.蒜薹主要用于炒食,或做配料。不宜烹制得过烂,以免辣素被破坏,杀菌作用降低。
2.消化能力不佳的人最好少食蒜薹;过量食用蒜薹可能会影响视力;蒜薹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但过多食用则反而损害肝脏,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碍,使肝病加重。
3.蒜薹与地黄、何首乌、蜂蜜和大葱都不宜同食。
营养成分
蒜薹的营养成分很高,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尼克酸、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以及大蒜素、大蒜新素等成分。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要平时注意饮食安全,不要让美味佳肴成为影响大家身体的慢性“毒药”
#今天你吃蒜薹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