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周庄有个年轻人叫董柳成,读过几年私塾,生性懒惰,整天就靠做发财梦活着。
父母早死,他把家业败光。
这天又耐不住,把最后一个大钱也输在押宝上,饿得两眼发绿。
路边偷摘几个桃子,还没啃就被守园人的狗追了一路,一双草鞋跑丢了,肚子饿得像打鼓,看到一行香客去城隍庙。
这群善男信女像是给城隍老爷烧香的,他就想跟着去打打秋风,吃几个贡果,跟着众人到了县城城隍庙门口。
虽说衣衫褴褛、穷酸样,但庙祝看了他一眼,没说啥,让他进去了。
众目睽睽下董柳成不好意思拿供桌上东西,想等人散了再动手,就躲到墙角,那里有棵大香樟树。
他背靠树干,累得很快就睡着了,梦到一只何首乌,躯干四肢都有,有鼻子有眼,蹦蹦跳跳钻进一个水瓮。
董柳成伸手去抓,那水瓮也变成人的模样。
这时身子一抖醒了,才知道是做梦,不停叹气。
要是能抓到这人形何首乌换成钱,别说,穷小子转眼就能成富家翁。
越想越气馁,梦里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却连饭都吃不上,无奈啊!
突然一拍大腿,哎,明白了,这是城隍老爷点化。
董柳成恍然大悟,天生人形何首乌碰不到,难道不能种出来?
想到水瓮也是人形,董柳成激动起来,只要烧个人形陶瓮,把何首乌种里面,过个一年半载,何首乌不就有人样了?
天还早,供果也不想吃了,一心想着这骗人把戏,也不觉得肚子饿了,说干就干。
董柳成回家把房契典当了,找陶匠烧人形陶瓮,又盘算找个山清水秀、人少的山林,只种一株何首乌,免得让人怀疑。
当然,之前得保证自己不饿死,就先在一家商行做事,钱多少无所谓,他有大目标,连赌都戒了,有空就去山林看这“老朋友”。
后来听说信石盐磨成粉,少量兑水浇何首乌能让它长得快,就隔三差五这么做。
过了两年,董柳成在商行表现好,掌柜给他升了个小职务,他嘴上感谢,心里不在乎。
想着何首乌出土就是发达之时,计划提前半月挖出陶瓮打碎,再把何首乌埋土里让它长半个月,然后找个理由假装经过老林,有目击者时挖出何首乌,一看有人样。
想到这,董柳成乐坏了,两年忍气吞声,马上能吃香喝辣。
就在十几天前,董柳成把陶瓮打碎,何首乌重新种下盖好土,表面看不出痕迹。
打算三天后开启富贵之门,结果出意外了。
县郡数一数二的李半成老爷死了。
李半成原名李厚德,家里特别有钱,是知州老爷大舅哥,靠这关系从无名小卒变得富贵无边,县郡一手遮天,人送外号“办成”,半个县郡都是他的。
可这么个人,好好的突然死了。
纸包不住火,很快全县郡人都知道,李半成吃了二娘熬的何首乌,七窍流血死了。
都说这何首乌有人形成精了,吃了能长寿,不知咋的,李半成吃了却死了。
煮的过程没问题,用竹刀削皮,瓦罐熬汤,可活蹦乱跳的人说死就死。
县城人都拍手称快,说李半成死得好。
董柳成脸色发白,第二天去老林,自己辛苦种的何首乌没了,肯定被李半成挖走。
董柳成哆嗦着嘴自言自语,咋这么巧?
李半成挖了何首乌,自己白忙一场。
正想哭,心里一亮,这何首乌毒性大,要是卖给别人也像李半成一样死了,追查起来自己难逃责任。
心事重重刚回城西商行,又有消息,原来李半成白天去城隍庙,晚上做梦梦到山林有人形何首乌,第二天带奴仆家丁去找,真找到了,贪心当天就让煮了自己吃,连汤带汁都喝了,没多久肚子剧痛,大夫还没来就死了。
县民都高兴,董柳成听了两腿发抖,来到城隍庙,看着城隍老爷神像,心想这是城隍老爷借自己的手灭了个大恶棍,眼神越发恭敬,觉得神像更威严了。
这个故事充满奇幻色彩,董柳成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财富,最终未能得逞。
而李半成的贪婪和自私也让他自食恶果。
它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同时也暗示了善恶有报的道理,警示人们要走正道,不可心怀不轨,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