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609/4636739.html今天(12月22日)是冬至啦,太阳将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就是说今天的白天是本年最短的,从今天开始咱们也就进入“数九天气”了。
有人说,冬至应该吃饺子!!还别说,说这话的铁定是北方人。
北方有一句俗话叫“冬至饺子夏至面”,还有一句民谣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就是说,冬至的时候要记得吃饺子,否则会冻坏耳朵的。
既然大家都爱吃饺子,但你知道第一个饺子的来历吗?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什么,你说你不认识他!!!那你还记得历史书上,背了好久的《伤寒杂病论》么?对...就是他写的)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
张仲景总结了汉代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冬至北方吃饺子,那南方吃什么呢?
各地习俗不一样,有的地方吃汤圆,表示祈家人“团圆”、生活“圆满”。
有的地方则是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滕州羊肉汤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伴随冬至节气而来的是寒冷的天气。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从23日起,一股新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部分地区。21日夜间至24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将出现明显降水过程。
寒冷的冷空气将要来袭,小伙伴们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了。“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说的就是养生中的饮食功效。下面小编为你推荐几款冬至养生食谱,拿走不谢~~
天麻炖乌鸡
原料:
乌鸡1只、天麻、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
1、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
2、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
3、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
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当归首乌鸡汤
原料:
鸡肉克,首乌15克,当归15克,枸杞15克,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
1、将鸡肉切成小块,与首乌、当归、枸杞、生姜加水同煮,先用大火,煮开后,改文火慢煮1一2小时左右,加入调味品;
功效:
当归甘温补血通经。辛散温通而活血止痛,质润可润肠通便。
何首乌强壮神经,治疗神经衰弱,还可强心,助血液生长,还可解毒止痒,治疗皮肤瘙痒。枸杞子补养肝肾。三者配伍,与鸡肉同煮食,温补之力强,最适于肝血虚之人服用。
排骨萝卜汤
原料:猪小排(猪肋排)克
辅料:白萝卜克
调料:盐5克、味精2克、醋5克、大葱10克、姜5克
做法:
1、将猪小排骨洗净,剁成段;
2、白萝卜去皮,切成块,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3、将锅置于旺火上,倒入清水烧开,下入猪排骨块和醋煮开。撇净浮沫,加入葱段、姜片;
4、烧开后,加入白萝卜块,倒入沙锅内,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煮2个小时;
5、至猪小排骨肉熟烂离骨,拣去葱段、姜片不用,放入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即可。
功效:
萝卜排骨汤的功效包括凉血止血,开胃健脾等,是人们补气补血的最佳养生食谱。
山药羊肉汤
原料:
羊肉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
1、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
2、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
3、淮山用清水浸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
4、烧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
5、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
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
除了食谱之外,在生活起居上也要注意:
1、留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添加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通;
2、合理调理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要稳定、愉悦,切忌发怒、烦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练习,如平常坚持用冷水洗脸等,加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保持室内通风顺畅。冬至气候寒冷,气温低下,不少人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时候习惯紧闭窗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行为。
若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室内,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气体等,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从而会使人在这样环境中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不利于人体养生。
冬保三暖
所谓的三暖是指头暖、背暖、脚暖,这三暖对养生很重要。
1、头暖是指人的头部,头部若暴露在寒冷气候环境中,会使血管紧缩,全身肌肉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对于体质差的老人和小孩来说,外出时最好配带一顶合适的帽子,以防寒冷侵袭。
2、背暖是指后背,背与内脏相连,若收到寒气袭击,后果也较为严重,较容易引起腰酸背疼、颈椎、腰椎等不适。建议可以外出可以穿件厚的羽绒服或背心,对暖被有益处。
3、脚暖是指脚板底下,一旦脚步受寒,寒气就会从脚下直逼人体内,引起人体呼吸道毛细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容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注重脚暖,因为暖保暖对痛经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美食推荐
麻辣鱼
主料:草鱼克、五花肉50克
辅料:麻椒20克、(红油郫县)豆瓣酱50克、干辣椒个、泡椒30克、老抽10毫升、油毫升、盐5克、葱3段、姜4片、料酒40毫升、蒜6瓣、水毫升
做法:
1、草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抽出腥筋,用手将鱼肚内的黑膜搓掉,(黑膜、跟腥筋都要去掉)如果鱼较大可以从中间切开,或者切成段;
2、五花肉去皮,切薄片(入锅时放在最下面),干辣椒剪段,蒜薄皮用刀轻拍。
3、锅内放入五花肉和调料,最后放入处理好的鱼以及水;
4、盖好锅盖,启动功能,烹饪程序自动执行;
5、烹饪结束后,用鱼铲将鱼盛出,搅拌锅内剩余食材,淋在鱼身上即可。
要点:
1、可以加一些肥肉,或者五花肉这样做出来的鱼更加香;
2、麻椒跟干辣椒比例要合适,麻辣味更佳;
3、可以多加些油,这样鱼肉会更香。
来源:综合自网络
meishirizhi∣当旅行遇见美食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