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中风、心肌梗死、流行性感冒、关节疾病……
立冬了,警惕四类疾病高发!
11月7日立冬,它是冬季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来临。进入这一节气后,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自然界也表现为阴盛阳衰,此后气温降低、寒气袭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一些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
那么该如何养生,才能守住健康?江苏省名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周晓虹为您支招。
通讯员孙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立冬后警惕四类疾病高发
中风: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旦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进入冬季,由于人体受寒冷刺激,血管会突然收缩,如果本身血管有硬化、弹性较差,或者血管狭窄及有不稳定斑块破裂,就容易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引起心梗。
流行性感冒: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关节疾病:许多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入冬后常常窝在家里,由于活动少,关节部位出现黏着感,稍微一动就会疼痛。还有的年轻人在入冬后不注重腿部的保暖,很容易造成腿部血管痉挛,使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导致关节抵抗力下降。
立冬养生牢记三大原则
1.重视补肾:冬在五脏应肾。“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所谓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在饮食调养方面,多食一些补肾之品如甲鱼、母鸡、黑芝麻、核桃仁、首乌粉、枸杞、桂圆肉、栗子等。
2.健脾补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则身体强;脾气弱,则百病生”。所以在饮食调养方面,注意补益脾气,可食用红枣、莲子、山药、人参、黄芪等。
3.温补阳气:“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所以在饮食调养方面,要适当进食温补之品,如羊肉、鸡肉、牛肉、鹿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