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乳腺癌离ldquo他rdquo远
TUhjnbcbe - 2021/11/8 3:59:00
男性也能得乳腺癌吗?

男性的乳房同女性的乳房在组织形态上是相似的,都具有产生乳腺良性疾病和乳腺癌的条件。

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在欧美国家约1.0%,在我国约为1.4%,但在我国重庆地区达2.9%(1.9%~6.5%)。

当前在我国,由于该病尚未引起医患重视,存在漏诊、误诊及治疗延误情况,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男性乳房的结构

男性乳房位于第4肋水平,有乳头和乳晕,但都较小,呈褐色。男性乳房主要由无腺泡的小导管、结缔组织及脂肪所构成。只有腺组织痕迹,而无分泌乳汁的腺组织实质。在胚胎发生初期,其原基与女性类似,但发育较晚。胎儿时期的发育同女性,但在出生后4?8个月已处于完全静止状态。

男性乳房的结构虽与女性不同,但在残留退化的乳腺导管上仍然会发生乳房的各种疾病,如男性乳腺发育、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头溢液,甚至乳腺癌等,这些男性乳房疾病在临床上并不算少见,在乳腺疾病的专科门诊中,经常会有男性朋友因乳房疾病前来就诊,应引起注意。

生命各阶段男性乳房的生理性变化

1

新生儿期男性乳腺生理性发育

部分新生男婴出生时也可出现乳腺轻度增大,有时可伴有少量泌乳,这是由于母体或胎盘的雌激素进入胎儿循环,作用于乳腺组织引起。通常在数周内消退。

2

青春期男性乳腺生理性发育

正常男性青春期阶段可出现短暂性乳腺发育,多在13?14岁,多数男孩两侧乳腺发育的程度不对称,一侧较另一侧大,乳腺发育出现的时间两侧也可不一致。可伴轻度疼痛或触痛,一般无红肿和溢乳现象,可持续数月或1?2年,绝大多数在20岁前增生的乳腺可自然消退,少数男孩一侧或双侧乳腺永久残留不能完全消退,还可有少数男孩一侧或双侧乳腺发育比较显著,类似少女乳房(青春期巨乳症),持续到成人阶段仍不退化,这是一种病理性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

伴乳腺发育的男孩,其血浆雄激素/雌激素比值以及肾上腺雄激素/雌激素比值较低。此时,青春期乳腺局部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局部雌激素形成增多,导致男性青春期乳腺发育。

3

老年男性乳腺生理性发育

健康老年男性可出现生理性乳腺发育,其可能原因:老年男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睾丸功能下降,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代谢已发生变化,包括血浆总睾酮下降、血浆游离睾酮降低、血浆睾酮结合球蛋白升高,老年人身体组织中脂肪含量增高,使外周组织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雄激素/雌激素比值降低,血浆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升高,血浆睾酮的昼夜节律变化消失或减弱等有可能使老年男性乳腺组织中雄激素/雌激素比例发生改变,导致乳腺组织增生。

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由于男性乳腺癌没有引起患者甚至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诊断上多有延误,加之男性皮下脂肪层较薄,往往癌细胞较早侵犯皮下淋巴网,预后较女性差。因此,应充分认识男性乳腺癌、熟悉其发病高危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诊断率、提高预后。实际上男性乳腺癌往往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发病。

对于那些有乳腺癌家族史、肝功能不全、患前列腺癌、应用外源性雌激素、高温环境工作、接受胸部放疗、男性乳腺发育及过度肥胖、饮酒的男性,一旦发现乳腺有异常应及时就诊,尤其当多个高危因素合并存在时,更应高度重视。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

重视“无痛性肿块”

75%~95%男性乳腺癌患者首发症状是乳晕下或乳房区无痛性肿块。易侵犯皮肤及乳头,可出现皮肤水肿、破溃,乳头溢液、溢血、乳头凹陷等症状。一般为单侧,双侧少见。常伴腋窝淋巴结肿大。

2

需要做哪些检查

与女性乳腺癌类似,男性乳腺癌同样依靠:临床检查、彩超、细针针吸细胞学、核心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

国外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辅助诊断一般首选钼靶,辅以超声检查,但我国男性乳癌患者,因乳房体积较小,很难行乳腺钼靶检查。而超声对我国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并有助于鉴别诊断。对于辅助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者,需对肿块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3

男性乳腺癌的治疗

早期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女性乳腺癌相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男性人群,应定期行乳房检查,早诊、早治及综合治疗是改善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申明:

本文选摘自孔令泉、吴凯南、厉红元主编--《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

部分转载于:乳腺癌离“他”有多远?

《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是一本关于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预防和诊疗知识的医学科普读物。内容全面系统,对乳房的基本知识、乳腺良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乳腺癌的预防、临床症状和常用检查方法、最新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康复期间患者的随访计划及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等问题,从普通人群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

《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还增加了乳腺癌确诊后的心理治疗、性和生育、乳腺癌患者中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化疗期间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等内容,这是以往的医学科普书中很少提及但又非常重要、需要患者和家属认真面对的问题。

第一主编简介

孔令泉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院教学督导专家,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专家,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理事长,长期从事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普外科临床医学教研工作,并致力于乳腺癌激素增敏化疗、乳腺癌新内分泌化疗、乳腺癌内分泌化疗、乳腺癌潮汐化疗、乳腺肿瘤糖尿病学、乳腺肿瘤心理学、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乳腺肿瘤肝病学、乳腺肿瘤心脏病学、乳腺肿瘤双心医学、肿瘤伴随疾病学、乳腺癌伴随疾病学、乳腺肿瘤内分泌代谢病学等有关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及甲状旁腺疾病的科普宣传工作。年9月至年5月法医院进修学习,年10月至年12月法国图卢兹癌症中心进修学习。5次荣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余篇,其中SCI40余篇,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主研课题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医学英语词汇》、《外科手术学基础》(双语教材第2版)、《乳腺癌伴随疾病学》、《乳腺肿瘤糖尿病学》、《乳腺肿瘤心理学》、《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乳腺肿瘤肝病学》、《乳腺肿瘤心脏病学》、《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关爱甲状腺健康——远离甲状腺癌》、《关爱甲状旁腺健康》等著作12部;副主编《外科手术学基础》(双语教材第1版)1部;参编《实用乳腺肿瘤学》、《实用临床肿瘤学》、《肿瘤学》、《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对策》、《乳腺癌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乳腺癌经典文献解读》、《普通外科临床实践(习)导引与图解》、《外科学同步辅导与习题解析》等著作10部。连续指导10届七年制医学研究生每人发表临床科研论文3篇以上,其中1篇以上SCI。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乳腺癌离ldquo他rdquo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