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存的曹雪芹原著只有前八十回。而夏金桂是直到第七十九回才出现的,因为有关她的章节和内容太少,所以她成为书里为数不多的扁平化人物之一,给人感觉她就是为了坏而坏,完全就是为了成全香菱的悲惨命运而来。
香菱的判词说“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其实就是“桂”字,暗示香菱死因是夏金桂。如果作者只写到第七十八回的话,很多读者就要以为香菱死因是林黛玉了,毕竟“两地生孤木”要解释成“林”字也很有道理。如此看来,因为八十回后内容的遗失,判词中很多疑点是永难解释了。
书里面的夏金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在家中时常就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的。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因他家多桂花,他小名就唤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他因想桂花二字是禁止不住的,须另唤一名,因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分如此。
夏金桂的姿色如何呢?书中多次以“花”比喻,香菱说“这姑娘出落得花朵似的”,宝玉说是“鲜花嫩柳”,薛姨妈说“比花朵儿还轻巧”——这个描述,令人想到“袅娜纤巧”的秦可卿。秦可卿兼具钗黛之美,有宝钗的娇艳,也有黛玉的袅娜。香菱外貌极像秦可卿,为薛蟠闹市中一眼看中,宁可杀人也要弄到手。魇魔法宝玉被咒大家慌乱时,薛蟠趁乱看到了风流婉转的黛玉,不觉酥倒。多半竟是就此留情了。再后来宝钗打趣黛玉,让薛姨妈求了她来作嫂子,只怕也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薛蟠心里装不住事情,喜欢黛玉,难免在薛姨妈跟前打过饥荒,不过薛姨妈知道此事绝不可能。然而薛蟠终归还是喜欢黛玉那种袅娜型书卷气的美人。
贾宝玉曾经给黛玉开了一个药方: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这两样东西就要三百六十两不足。还要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等珍稀药材。而宝玉又强调,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为君的药则要古坟里的珍珠宝石,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作药材才好。不过如今不好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能降格以求,用活人戴过的。这个药方被王夫人认为荒谬,觉得浪费钱财之外还要挖人祖坟,未免缺德。但是薛蟠对这个药方态度很认真,薛蟠求了宝玉一二年才得到了这药方。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这药虽已配成,却并未给黛玉吃。想来薛蟠给黛玉配药时,还有求亲的妄想。只是后来母亲不肯玉成,而且他本人又因宝玉挨打一事与荣府疏远,故此更不可能献药讨好黛玉了。
薛蟠出门贸易时,顺路到老亲戚夏家去。见到了姑舅表妹夏金桂。“一心看准了”——能让为了挑媳妇“吵嚷了这半年,今儿又说张家的好,明儿又要李家的,后儿又议论王家的”的薛公子一心看准的,必定品貌非俗,完全符合薛蟠的梦中情人类型——风流袅娜。而且,金桂是读书识字的女孩,香菱曾经计划要一起作诗的人,薛蟠自己虽然不通文墨,却也喜欢才女气质。
可以推定的是,夏金桂就是一个外形上低配版的林黛玉!所以才深深吸引了薛蟠。那么薛蟠吸引了金桂什么呢?薛姨妈说是看薛蟠“是个人物”。据说夏金桂母亲一见了薛蟠“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多数读者都是深受影视剧影响,以为薛蟠必定是个肥头大耳的唐氏儿形象。其实薛蟠并非先天白痴,况且是宝钗的亲哥哥,就算不是大帅哥,也不会过分粗陋。薛家在金陵也是四大家族之一,有皇商资质,薛蟠的亲表姐在宫里做贵妃——这些硬件指标都很诱人,加上薛家有钱,薛蟠外形也说得过去,于是夏家很乐意结亲。
然而结亲之后,双方都有点儿货不对版的感觉,夏金桂没想到薛家已经衰落了,丈夫又如此蠢笨不成器,薛蟠则没想到夏表妹居然这么能折腾人。
在此先说说夏金桂的原生家庭。夏金桂的母亲很不一般,香菱介绍说夏家
非常的富贵。其余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因此才有这个浑号。如今太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一个亲生的姑娘过活,也并没有哥儿兄弟,可惜他竟一门尽绝了。
对比薛家,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同样是商人妇,同样是丈夫早亡,身边没有得力的儿子,薛姨妈无力维持薛家旧貌,而夏奶奶却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可见夏奶奶是个王熙凤式的厉害人物,夏金桂肯定遗传了她的泼辣和心计。
夏金桂的母亲虽然事业上能干,却不擅长教育,只知道一味溺爱女儿。夏金桂不但物质上富养,还学会了读书识字,加上她天赋的美貌和聪颖,她自然无比自信,丝毫不会有一般封建女孩的娇怯。现代很多穷养女儿的“不配得”心态,她绝对没有,在她的世界里,她是天下第一,没有什么是她配不上或不应得的。很多过分富养的女孩就是这样失去了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她读过书,应该是对爱情也有《牡丹亭》《西厢记》式的憧憬和期待,然而现实粉碎了她的绮梦——她被嫁给了呆霸王。应该说,在夏家的土豪圈子里,能有机会上达天听的薛家已经是条件最好的结亲对象了,可惜薛蟠本人条件太差,与金桂那自诩为“嫦娥”的匹配度相去甚远。贫贱的灯姑娘以多情美色之姿嫁给了酒鬼多官,尚且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何况是饱读诗书风流袅娜的如花美人儿夏金桂呢?
自然,夏金桂有文化,又是千金小姐,不可能改嫁或者公然养汉。唯一可行的发泄方式就是没事儿找事,闹得家宅不宁。
夏金桂婚后一直过得不很如意,这不如意不是她自己作出来的,而是她发自内心的不平衡。除了对丈夫感到失望之外,她固有的价值观和处世逻辑也遭到了挑战:她发现自己并非天下第一。走出了娇惯她的娘家,她看到了更多优秀的人物,丈夫的爱妾,大姑子小姑子都是绝世美人儿,且都才貌双全,人人夸赞,相比之下,自己的才貌受到了挑战。很多高考当地的状元在进入大都市名校就读后都会有心态上的失衡——因为进入了一个强手如林的圈子,遇到了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开始怀疑人生了。
但是夏金桂拒绝承认自己不是天下第一,于是她要想方设法欺负别人,处处占上风。她试探着辖制了丈夫和婆婆,曹公用“持戈试马”这个词,是讽刺,也是赞叹。金桂有政治天赋和治人心计,可惜没用对地方,同样的本领,在凤姐,除了宅斗,还能理家,到了金桂这里,虽然读书更多,但见识和格局更小,“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宝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夏金桂。
香菱心目中,读书识字的女孩子都是为了写诗的,她不知道还有夏金桂这样的女子,读书识字是为了以史为鉴,腹黑宅斗的。饱读史书的夏小姐效法宋史里的太祖灭南唐和《史记》里陈阿娇巫蛊卫子夫的案例,成功地赶走了眼中钉香菱。
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娇作媚,将及薛姨妈,又将至薛宝钗。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只得曲意附就。
制伏了薛蟠没有什么成就感,他本来就傻。薛姨妈毕竟是婆婆,虽然老实,也不能把她怎样。宝钗的心机胜过金桂,金桂占不到便宜,只能背后酸溜溜以“不通”为理由,改掉她给香菱取的名字。
夏金桂唯一能肆意折磨的,只有香菱了,无论在地位上还是性格上,香菱都不是她的对手,制伏了香菱,对于金桂来说,实在有点儿胜之不武。何况从前文分析来看,金桂对薛蟠应该也没什么爱情,那么哪来那么大醋劲儿呢?
夏金桂有句骂薛蟠的话,很耐人寻味:“横竖治死我也没什么要紧,乐得再娶好的。……治死我,再拣富贵的标致的娶来就是了.”她反复这样骂,难免令人怀疑意有所指。难道薛蟠还有更“富贵标致”的心上人等着他来娶吗?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想来夏小姐这个假想敌大概就是黛玉了,薛蟠为人不够精细,难免暴露自己的暗恋情史,夏金桂心机很深,只要有意探听,自然能知道黛玉的事,可以想象,得知丈夫暗恋他人的夏金桂该是何等暴跳如雷。一个自负才貌如嫦娥一样的女子发现自己瞧不上眼的丈夫居然最爱的还不是自己,这种打击是致命的,不仅仅是对爱情的失望,更是对人生的怀疑。
甄嬛与皇帝闹翻,只为了一句“莞莞类卿”,那么夏小姐的愤慨,今天的女性也不难理解吧?其实在古代,女性被教育得一切以丈夫喜好为准,如果丈夫暗恋别人,自己是不能不满的,尤其是对方已经不可能嫁给丈夫的情况下,更没有吃醋生气的必要。但是夏小姐和甄嬛都是拥有超强自尊自信的知识女性,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香菱有兼美之姿,像宝钗也像黛玉,金桂斗不过宝钗,又够不着黛玉,只能把一腔邪火发泄在香菱身上了。为了扳倒香菱,她不惜把自己的丫鬟给薛蟠。表面看,这借刀杀人的计策与王熙凤利用秋桐陷害尤二姐的做法类似。可是王熙凤的情况又不同。尤二姐是新欢,王熙凤要拆散她和贾琏,自然要用更新的新欢去,况且秋桐是贾琏父亲赏赐的,不能拒绝,属于无奈之下的将计就计。
而金桂本身就是新欢,香菱虽是爱妾,早已被薛蟠“看得马棚风一般”了,金桂却主动让出丫鬟给薛蟠,说明金桂对薛蟠已经失去了占有的兴趣,她更大的兴趣是“与人斗”。
那么薛蟠爱不爱金桂呢?应该说,还是爱的。
薛蟠没了主意,惟自怨而已,好容易十天半月之后,才渐渐的哄转过金桂的心来,自此便加一倍小心,不免气概又矮了半截下来。……薛蟠虽曾仗着酒胆挺撞过两三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递与他身子随意叫打;这里持刀欲杀时,便伸与他脖项。薛蟠也实不能下手,只得乱闹了一阵罢了。如今习惯成自然,反使金桂越发长了威风,薛蟠越发软了气骨。
薛蟠娶金桂自然是为了她像林黛玉,但是后来渐渐成为“妻管严”,除了性格上的有酒胆无饭力,其中也有爱情的因素在里边,要是换了弓马娴熟的孙绍祖就一定会上演家庭暴力恐怖片了。男人在体能上相对于女人具有天然的优势,之所以有男人怕老婆,多半是源于爱。聪明的女人会利用男人对自己的爱,把它变成鞭子来驾驭男人。
薛蟠打骂香菱倒是毫不手软,应验了他”看得马棚风一样”的态度,
洗澡时不防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薛蟠更被这一席话激怒,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一径抢步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头劈面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
薛蟠虽然后悔娶了金桂这搅家精,却始终舍不得真正打她,因为他还是太爱金桂了。只不过金桂并不在意他的爱,女人若是不爱这个男人,无论他做得多好,在她眼里都是一文不值。
薛蟠的酒令虽然庸俗,却暗含了他的命运。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XX往里戳。”
末尾两句一雅一俗,其实说的都是男女之事,这是薛蟠一生最大的爱好。马猴在山东一些地方是狼的代称。《红楼梦》里唯一被比喻成狼的就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迎春与薛蟠几乎是同时结婚的,两人婚姻都不美满。脂批说,“此文一为择婿者说法,一为择妻者说法。择婿者必得以人物轩昂,家道丰厚,荫袭公子为快,择妻者必得以容貌艳丽、妆奁富厚、子女盈门为快,殊不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试者桂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遗恨,可慨矣夫!”迎春遇到孙绍祖为夫,等于是绣房蹿出大马猴,注定不幸。那么嫁个丈夫是乌龟的自然就是指夏金桂了。
薛蟠还特意解释说这句意思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薛蟠一生好色,最后却成为忘八,大概也是一种报应。能使薛蟠成为忘八的只有金桂、香菱和宝蟾三人,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而脂批说这段婚姻导致“薛蟠遗恨”,可见薛蟠很可能是死于nozuonodie的夏金桂之手。
夏金桂是类似于凤姐一样的人,这种女人最在意的不是异性,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凤姐见了男人虽不怯场,但对偷情毫无兴趣,金桂心中丘壑颇步凤姐后尘,应该也不属于潘金莲式的人物,续书作者见识过的女人不多,把金桂写成了潘金莲,把黛玉写成了小怨妇,都是囿于直男思维。
更可能偷情的倒是宝蟾这种底层贱婢。此外,香菱曾把自己的脏裙子给宝玉换给袭人,这件事捅出来,难免不被金桂等人小题大做。“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薛蟠这个“忘八”可能做得冤枉,但可以肯定的是,香菱必然因此而死。而薛蟠八成也由此生事,枉送了性命。金桂虽然不爱薛蟠,但也不见得会狠心杀死他,多半还是作死玩儿大发了,导致悲剧。凤姐一生算计,结果把自己算计死了;金桂一世作死,最后引发悲剧,自己也傻眼了。
以上推测只是个人观点,要说论据毕竟有限,所以我把这些推测都写在我的同文小说《坏女孩夏金桂的自白》之中,算是一篇另类的《红楼梦续》。
因为曹公留下的有关夏金桂的笔墨太少,难免让人好奇她的心路历程。其实真要细细分析了她的原生家庭和个人遭遇,会发现这个女人虽然恶毒,若放在今天来看,却也情有可原。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也是今天很多女性所具备的,而她对于爱情的过高期许和通过作死来证明自己的做法也是今天很多女人的特点。
如今女性都能有机会读书识字,富养自己,爱看《红楼梦》的女子也越来越多了,很多女性因为看了影视剧,翻了几页书,就喜欢自我代入为林黛玉,自称像黛玉一样多愁善感、娇弱孤高,她们爱吃醋、耍小性子、喜欢辖制男人,偶尔会背两句小清新的诗词,她们以为这就是林黛玉了,其实她们不知道,她们可能更像夏金桂多些。林黛玉的清雅、文静、风度和才学是一般人难望其项背的。因为林妹妹太美好,所以赝品特别多,爱效颦者,多为东施也!薛蟠娶不到林妹妹,只好娶个高仿赝品回家聊以自慰,不料结果是遗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