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一堆药,有中成药有西药。
西药的副作用处用了很大篇幅描述,而与西药不同是:很多中成药的副作用写着简单的四个字——尚不明确。
你心里会不会犯嘀咕:为什么中药副作用尚不明确呢?是真的不清楚,还是有意隐瞒呢?可恰恰是这4个字,让很多人都成了受害者!
“尚不明确”让很多人成了受害者!1.“马兜铃酸”事件早在年,当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在中国第一次成为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几十位马兜铃酸肾病受害者联名公开信中就提到,他们服用的龙胆泻肝丸的使用说明书,并不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药典对非处方药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有关规定,例如说明书里只列出了「主要成分」,而不是全部成分,另外没有标明「禁忌」和「不良反应」,亦或是写「尚不明确」。
其实,马兜铃酸肾病群体性事件首次被公开披露是在年的比利时。当地一些妇女因服含广防己的减肥丸后导致严重肾病。后经政府调查,发现大约1万名服该药的妇女中至少有人罹患了晚期肾衰竭,其中66人进行了肾移植,部分病人还发现了尿道癌症。
这起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FDA、英国MCA和比利时政府等采取了严厉措施,对中草药和中成药进行强烈抵制。欧美媒体曾将这种情况定义为「中草药肾病」。但在中国的药品说明说上依然只是四个大字:「尚不明确」。
2.“何首乌”事件此前《凤凰周刊》的一项中草药肝损伤调查显示,中草药是导致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二大原因。何首乌是造成肝损伤的典型中草药成分,肝病医生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在解放军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和前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杜晓曦在一篇论文中披露:“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何首乌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近万份,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为主。”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发出第6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示
本期编辑:鲁洋